Search


一定要「賣貨」。但又是什麼「貨」呢?
那可能是實體的「商品」,也可能是沒有形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一定要「賣貨」。但又是什麼「貨」呢?
那可能是實體的「商品」,也可能是沒有形體的「知識」。
而且現在無論賣什麼東西,都得附贈些「乾貨」。這「乾貨」指的是「值錢的東西」,在網路世界,值錢的「乾貨」是你交流的價值與付出的誠意。
乾貨本身當然值錢的。你想得到也可以用買的。這也就是「付費內容」。
上等的「乾貨」還可以用來維持你與群眾的關係。
在電商的領域,應該也是這樣。
很多賣家忘了:很多消費者是為了貪圖折扣或「贈品」而購物的。
別忘了先亮出「乾貨贈品」。因為那是你不靠下廣告,就勾住消費者,達成轉換率的第一個鉤子。

話說我轉行以後,認識了一票來自完全不同領域的人。其中有個朋友,坐不住辦公室,改做電商。他開始揪團購。
他的團什麼都賣。從裝可愛的小零食,歐巴桑的除皺霜到歐洲洋酒都能團。我常光顧。不過,顯然他有時會被我的問題考住。
「請問這除皺霜你有看過成分表嗎?」我問。
「沒。但我自己嚐百草啊,用了一個月很有效呢!」的確。我看過他在板子上PO的一些怪異護膚照片。
「但是我可以立馬找高手解答你。」他接著說。但同一時間,我自己已經找到一個分析美妝成分的專門網站。我比對了兩邊的解答,覺得可信,所以就買了。
後來一次是買洋酒。誰叫他EDM酒標照片拍的太模糊,所以我只好很機車的直接問年份與產地。當然最後我跟他一起找到了正確的答案,然後就敗了一支。
「你喝這個不會嫌太淡嗎?」他問。
「這支我是過年進貢給我媽的。」我說。
現在他知道,過年團酒的確是個不錯的生意。他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,收集到我的消費行為:
「過年(購物時機)+酒(物品)+媽媽(購物目的)=消費」
故事的教訓是:「銷售顧問」當然是未來電商世界裡最夯的職業。它是新消費關係重要的一環,但這一點也不好幹。為了做成一筆生意,銷售顧問必須準備很多贈品乾貨(知識),Real Time的回答各種各樣的機車問題(這就是Real Time Marketing)。
最後,你把成功勾來的用戶,變成你的消費者,更是你的參與者,分享者。
像他這樣的小型電商,也可以因為供應穩定的「乾貨」贈品,而達到營造小種品牌的功能與目的。
用乾貨,加上數據智慧營銷(人事時地物),就能達到:
社群圈-->做匹配-->遞送個性化最佳方案
請容我引用電商大前輩Ellis Wang的話,商業模式,離不開「人,貨,場」。
既然如此,我還有什麼理由不賣「貨」呢。
#乾貨 #轉換率 #電商 #團購 #營銷 #社群 #贈品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我常常以為我會在電視圈幹一輩子。結果並沒有。 但我真是他媽的愛死了電視圈。這是我一輩子幹過最開心最爽的工作。但最後我還是離開了。 因為最愛不會陪你最久,所以轉行心得很多。包括職場,包括辦公室政治,數位媒體,數位內容,電商,一切有關數位世代的事物我都喜愛。 當然如果有人想要分享八卦的話我也很愛的。 【轉載文章請洽傅瑞德】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hefredjame 或 [email protected]
轉過行的電視圈人。數位策展人。專長領域 Mobile Video。 MA Documentary, Brunel Univ.,UK. Social Media Marketing,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專業文憑。 【轉載文章請洽傅瑞德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